隨著電網的不斷發展,繼電保護的拒動、誤動,對電網安全運行的危害也越來越大,繼電保護的正確動作愈加重要,防范繼電保護“三誤”(誤 碰、誤接線、誤整定)事故也更要高度重視。
1 變電運行繼電保護“三誤”事故的管理原因 自90年代后半期以來,隨著繼電保護技術的不 斷發展,變電站和電力設備規模的快速擴大,泉州 供電局發生了幾起與變電運行管理有關的繼電保護 “三誤”事故,特別是2002年前后,幾次典型的繼 電保護“三誤”事故帶來很深刻的教訓。 通過對該局和其他兄弟單位發生的繼電保護 “三誤”事故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幾條與變電運行 管理有關的結論:
(1) 由于繼電保護技術的不斷發展,變電站和 電力設備規模的快速擴大,變電運行無人值守和集 控方式的采用,變電運行人員對繼電保護技術掌握的難度加大,是一個重要原因。 (2) 基建投產時,經常需要對繼電保護裝置進 行大量的操作、試驗、調整等工作,這些工作如有遺漏,就有可能給以后的運行帶來隱患。 (3) 一次設備檢修,也可能發生保護誤動,造 成其他運行中的設備跳閘事故。由于一次設備檢修通常是由非繼電保護工作人員進行的,更容易造成 疏忽,更應當引起重視。要從完善檢修的安全措施 和運行管理上認真加以防范。 (4) 由于微機保護和綜合自動化裝置屏內二次 接線、保護壓板、電流切換端子等布置較緊湊密 集,且微機保護和綜合自動化功能愈趨多重化,如 果對二次接線端子、通信通道、保護定值區、保護壓板、電流切換壓板等管理不善,標識不清,功能 理解不透,極易造成運行人員誤碰、誤判斷或操作 不當,導致保護誤動。 2 變電運行防范繼電保護“三誤”事故的措施 2002 年以來,泉州供電局開展了防止繼電保 護“三誤”事故的專項整治工作,經過不斷探索和 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措施。
2.1 提供有力的組織和安全、技術管理支撐
2.1.1 加強組織領導 在組織領導上,為變電部任命了一名局繼電保 護專業技術帶頭人擔任主任工程師。這為完善《繼電保護運行規程》、強化變電運行人員的技術培 訓、加強變電運行的繼電保護技術管理工作提供了 有力的組織領導。
2.1.2 建立和完善繼電保護技術管理機制 生技部作為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工作的主管部門,對變電運行的繼電保護技術管理實行指導和監 督,為防止繼電保護“三誤”事故的專項整治進行 整體規劃和組織實施。 調度所作為繼電保護運行的技術主管部門,承 擔繼電保護的運行方式、定值等管理,并對變電運行的繼電保護運行提供技術支持,這也是繼電保護 運行的重要環節。 安監部作為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四不放 過”的原則,組織對繼電保護“三誤”事故的調查 分析,對防止繼電保護“三誤”事故的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監督。
2.2 制定和落實繼電保護技術管理措施
2.2.1 全面推行繼電保護“看板管理” 把繼電保護運行要點和主要注意事項用文字、顏色等方式標注在裝置面板和保護壓板等處,對運 行人員的操作和巡視起提示作用。 (1) 在保護、控制屏前后設名稱標示牌;屏內上下部也有名稱標示小牌;同屏內有多個回路的保 護(或控制)裝置,則分別把各回路名稱標示清楚。 (2) 對于隨一次設備狀態改變而變動的保護壓 板的投退,應列入設備倒閘操作票步驟中,并將該 類壓板的名稱和編號用紅底黑字色帶標明。一般功能的壓板名稱和編號用黃底黑字色帶標明。 (3) 同屏多回路保護、同屏多排壓板用紅色標識線隔開。 (4) 在壓板面板處,張貼壓板正常投退對照 表,常投壓板以紅色圓點標示。 (5) 保護直流電源用紅色標簽表示。值班人員需要拉合保護用直流電源查找接地時,需經批準并 退出相應的保護出口才能進行。 (6) 旁路微機保護裝置均須標明各定值區號、所帶饋線或主變名稱編號。其他微機保護裝置也須 標明正常定值區號。巡視時應注意檢查核對。 (7) 在裝置、微機保護屏面處,用文字對操作要點、符號、注意事項等加以說明。電力資料網原創
2.2.2 規范日常管理工作,提高防范技術措施 (1) 運行人員要參與技改、擴建、新建后新裝的保護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驗收,了解設備情況。在 投運前應完成規程的制定并進行培訓。 (2) 變電站遇有大量倒閘操作,特別是擴建、技改、大修等施工完成后重新投入運行時,運行人 員應提前學習啟動方案,熟悉整個啟動過程的步驟 和目的。整個啟動方案執行完畢后,站長或技術員 必須在 48 h 內對整個倒閘操作和啟動過程,包括 繼電保護方式、定值等進行復查。 (3) 每月月底,要對全站的保護壓板進行一次核對檢查。 (4) 對主變停送電,110,220 kV 主變、線路 開關的旁代,母差、失靈保護投退等復雜操作,要 提高監護等級。由值班長負責監護,由對所操作設 備較熟悉的值班員負責操作,并由部門派領導、技術專工,或委托站長、技術員負責第二監護。 (5) 運行人員在完成一個倒閘操作任務后應進 行復查。對前一班操作過的壓板,后一班接班后應進行一次核對。 (6) 保護年檢、定值更改工作完成后,應打印 保護定值、核對無誤,并與調試人員雙方簽名確認 后,方可辦理工作票終結(結束)手續。 (7) 新設備投運時,應打印保護定值,核對無誤并與調試人員雙方簽名確認后,才能送電。 62 (8) 旁代前,旁路微機保護裝置保護定值改為 被旁代線路的保護定值時,要打印定值單,并核對正確無誤。 (9) 應明確保護壓板投退操作的責任分工。需 要隨一次設備運行方式改變而切換的保護壓板和調 度下令切換的保護壓板,應明確由運行人員操作,并列入操作票按順序操作;對保護裝置在檢驗過程 中可能引起誤動出口的保護壓板,應明確由檢修人 員提出,并列入繼電保護現場安全措施票、落實在 投退操作中。 (10) 在人員出入、環境保護等方面加強繼電 保護室的管理。 (11) 保護屏上多余的壓板、插接頭都要解掉,并不得放在屏內。 (12) 投退壓板前,應檢查保護裝置、通道是 否正常,有關電源回路開關是否在正確位置。 (13) 開關在檢修狀態或相應二次設備有工作 時,應退出該設備聯跳其他運行設備及其他運行設 備跳本開關的壓板。 (14) 母線側刀閘操作后,應檢查母差、失靈 保護裝置主接線運行方式是否正確,并復歸信號; 檢查相應間隔電壓切換回路是否已切換。 (15) 確保保護壓板投退位置到位,旋紐式壓 板退出,應置于180°。 (16) 對微機保護采用軟壓板的投退也應嚴格 執行操作票制度。